停課不停學期間,部分學生由于長時間居家學習而出現諸如親子關系緊張、對自身學習缺乏信心、對返校復學感到焦慮等心理問題。為確保學生心理健康和學校開學復課順利開展,有效預防開學復課后各種心理問題以及心理危機事件,麗水市充分組織心理健康教育C證以上資質教師、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創(chuàng)新舉措,凝聚合力,打贏校園防疫心理健康護衛(wèi)戰(zhàn)。目前,該市教育系統(tǒng)持有心理健康教育A證教師178人,B證教師2696人,C證教師23031人,中小學共有專職心理健康教師49人,兼職心理健康教師360余人,為疫情防控期間作好學?!靶挠惫ぷ魈峁﹫詮姳U?。
建好“心育”隊伍,強化返校復學“心防”使命
一是抓機制強隊伍,打造校園“心育”“心防”體系。該市教育系統(tǒng)將師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放在第一位,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校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整體部署,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建立以專兼職心理教師為骨干,班主任為主力,心理健康教育C證以上教師為輔助,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有針對性地制定延期開學期間和復學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尤其是針對高三、初三學生,制定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該市蓮都區(qū)還根據學生心理輔導的需要,專門開設“特需門診”,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加強心理干預與疏導。
二是抓篩查強責任,識別干預心理危機。根據《中小學心理危機篩查與干預工作手冊》,該市要求所有中小學在返校復學后一個月內全面完成對心理高危學生的篩查工作,科學識別與評估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及時干預,必要時轉介并做好監(jiān)護。同時,在每個班級設立一名愛心教師作為兼職班主任,協(xié)助班主任對心理問題學生給予特別關注,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疏導,掌握心理問題嚴重學生的心理變化。該市遂昌縣西畈小學,返校復學后第一時間組織四至六年級學生完成“兒童自我意識量表”自評,內容涵蓋焦慮度、情緒狀況、對學習干擾等20余項測評項目,全面分析心理健康狀況,為精準幫扶提供了直接、明確的依據。
三是抓重點強排摸,分類分層對癥施策。一方面加強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困難、有厭學情緒、沉迷游戲等特殊學生群體的關注,通過開展心理評估,動態(tài)監(jiān)測這部分學生的心理變化。如該市龍泉三中共開通5路心理熱線,熱線電話全天候24小時開通,除接受心理咨詢外,還主動給平時學習上有困難、情緒容易波動、心理高危學生等打電話,解決了部分學生的不良情緒。另一方面重點關注初三、高三學生成績波動后的情緒與行為變化,以及居家的情緒與行為反應。如:該市松陽縣第五中學開展“花開疫散,向陽成長”心理幫扶活動,針對因疫情而產生過度焦慮、厭學等心理問題的學生,教師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走村串戶,收集學生心理障礙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方案,加強心理輔導。
創(chuàng)新“心育”方式,落實返校復學“心防”舉措
一是抓課程強動員,全面開設“心育”課程。該市教育部門統(tǒng)一部署,中小學本學期每周至少開設1課時心理健康教育課,內容以復學適應、情緒管理、壓力應對、學習心理、親子關系、健康人格等為主。初三、高三年級還專門安排考試心理輔導專題,以減壓放松、自信自強、積極認知、考場應對等為主要內容。各地各校根據“心育”課程開設需要,加大心理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已配備心理專職教師的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心理專職教師的核心力量,未配備心理專職教師的學校,動員持有心理健康教育C證以上專業(yè)資質的教師充實到兼職教師隊伍中來。該市蓮都區(qū)老竹民族學校組建了“勸學宣講團”,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對學生的集體教育中。龍泉三中針對“超長假期”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問題,專門組織家長觀看5節(jié)親子溝通心理微課,并主動介入親子關系緊張的家庭,幫助改良親子關系。
二是抓銜接強保護,營造輕松校園氛圍。該市要求,開學復課后各地各校適當調整教學進度,降低難度,切實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給學生返校復學適度緩沖。對前期線上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學生,加強關心輔導。對于新學期開展的各項測試合理控制難度,不公布成績,不進行排名。通過校園內各類宣傳平臺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心理調適方法、疫后心理重建等相關知識,引導廣大師生積極面對環(huán)境與身心變化。如該市麗水二中搭建了“課間心理加油站”,利用課間組織放松身心的小游戲,觀看心理放松訓練的微課,為學生排解壓力,堅定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遂昌縣應村小學在復學第一周就開展了“以愛育心,呵護心靈”的心育活動,傾聽學生心聲,了解煩惱,化解郁結,清理“心理垃圾”。
三是抓日常強滲透,促進健全人格養(yǎng)成。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意識挖掘學科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營造激勵型的課堂心理氛圍,強化心理建設,通過接納與鼓勵,重樹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充分挖掘疫情期間的積極正面教育素材,引領學生樹立胸懷祖國、珍愛生命、責任擔當、尊重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人格健康發(fā)展。如遂昌民族中學,將“心育”課程納入1800名學生的始業(yè)教育,給予學生以科學有效的心理調適方法,適應校園防疫工作。各地黨委政府紛紛組建抗疫宣講團,邀請援鄂醫(yī)護人員到校講述抗疫故事和感受,給學生以正面引導。
凝聚“心育”合力,夯實返校復學“心防”責任
一是抓輔導強調適,主動介入治療干預。各校結合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特殊時期學生心理狀況調查,增強“心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對共性問題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預防和消除心理行為問題。同時,密切關注學生個體因疫情產生的各種應激反應,專兼職心理教師與班主任緊密配合,為學生提供個別心理調適,對有心理困擾的學生早發(fā)現、早識別,主動干預。如該市龍泉三中一名心理輔導教師在志愿服務中,疏導幫扶了該校一位原本抑郁癥好轉卻在疫情期間病情加重的女生。
二是抓溝通強互信,凝聚家校共育合力。通過組織線上家長會,通報復學后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銜接、防疫措施、“兩考”備考等問題,爭取家長配合,增強家?;バ?,并提醒家長關注開學后孩子的情緒變化與行為反應,加強與班主任的溝通交流,指導家長科學開展家庭教育,尤其是對個別親子關系緊張的家長開展重點幫扶。該市龍泉三中還在每幢教學樓設立班主任聊吧,提供安全、私密、溫馨的空間方便班主任老師更好得與學生、家長溝通,保護學生的自尊與隱私。
三是抓檢查強督導,確?!靶挠甭涞芈浼?。為確保把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工作抓緊、抓細、抓實,該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組織專家組對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抽查,同時該市教育系統(tǒng)12個派駐開學復課疫情防控工作指導組深入基層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預防干預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共同抓好防疫期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