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習俗,寄托著人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消災降福的期盼。還記得衢州旅游學校的“萌寵”嗎?最近,它們又“出動”啦!在剛剛過去的元宵佳節(jié),它們亮相“根宮國潮年·五龍鬧元宵”非遺文化活動現(xiàn)場,活靈活現(xiàn)地表演,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的陣陣好評。
至今回憶起那個夜晚,這群獅舞少年們依舊心潮澎湃,內心抑制不動的興奮。“下午彩排的時候,有很多的市民和我們合影留念,他們可喜歡我們這些‘獅子們’了!”“晚上表演的時候,一直下雨,渾身都濕透了,但是我們頂住壓力,順利完成表演,我都佩服我自己!”因為肩負著為“五龍”領路的任務,四頭“獅子”一點也不敢怠慢,在細雨綿綿的夜晚,長達一千多米的路程,他們一刻也不敢停下,時而與現(xiàn)場市民互動,時而完成獅子的各種姿態(tài)動作,贏得了現(xiàn)場市民們的聲聲叫好。
“因為臨時接到表演任務,學校放假,還擔心他們不愿意來呢,結果群里一通知,這些小伙子們二話不說,全部到位了!”舞獅隊負責人黃澤蕊老師介紹說。為了在活動中有最精彩的呈現(xiàn),隊員們開啟了為期一周的集訓。校園田徑場、體育館,每天準時出現(xiàn)它們訓練的身影,扎馬步、做俯臥撐、學習步法程式,時而在平地跳躍翻滾,時而在高空騰移挪轉,反復無數(shù)次的騰空抱起又放下,一個托舉站立的動作,相當于兩個孩子在空中疊羅漢,難度訓練極大。
舞獅表演動除了個人模仿獅子各種不同的動作,更考驗獅頭和獅尾配合的默契度。“很累,因為我是獅尾,全程不是弓著腰,就是做托舉動作,非常耗體力。但是想到舞獅隊能在開化縣人民面前亮相,就覺得一切都值!”“戴上獅頭那一刻,我就是一只獅子,感覺精氣神都來了,不覺得累了。”在寒冷的冬日里,這一只只充滿力量與活力的獅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學校舞獅隊已成立3年,目前有30位隊員。”在黃澤蕊的印象中,舞獅隊開始訓練時,由于隊員們的動作不熟練、技巧掌握不到位,往往動作還未做好,隊員們就會摔得人仰馬翻。為了不讓隊員們泄氣,她會為隊員們講解、示范舞獅動作,還會帶著隊員們反復練習獅頭的神態(tài)和獅尾的動作。慢慢地,隊員們找到了舞獅的竅門,表演動作也愈加嫻熟、生動,舞獅隊的表演也開始獲得學校師生們的好評與歡迎。舞獅隊成立至今,不僅參加了校園內多場文藝表演、運動會開幕式表演,也走出校園,在縣內多個平臺亮相,隊員們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不僅積累了經驗,也提升了自豪感與價值感。
“今年,我們第二屆舞獅隊已完成了招新工作,新隊員們也在積極訓練、打磨技藝,期待著能夠早日登臺表演。”新隊員的加入,給舞獅表演注入更多新動力。通過這次“五龍鬧元宵”活動,更加堅定了學校將舞獅這項運動課程開設好的決心,同時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也能夠參與到這項中華傳統(tǒng)技藝中來,學校將嘗試舞龍也納入學校拓展性課程,期待不久的將來,學校獅龍齊聚的場景。
“舞獅活動將體育運動與傳統(tǒng)民俗相結合,既有利于強健體魄,也能成為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媒介。”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曾福田介紹。接下來,學校舞獅隊將深入當?shù)厣鐓^(qū)、敬老院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為民眾們帶來舞獅表演的同時,他們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員,為弘揚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弘揚舞獅精神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樓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