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25年體育單招錄取榜單揭曉的那一刻,張萬陽的師弟師妹們發(fā)出雷鳴般的歡呼——張萬陽成功叩開湖南師范大學運動訓練專業(yè)的大門,成為杭州市閑林職業(yè)高級中學辦學史上首位“211+雙一流”高校錄取者!這場跨越1000多個日夜的追夢之旅,不僅改寫了張萬陽自己的人生軌跡,更是給學弟學妹們指明了一條升學路徑。
張萬陽于2022年9月入讀杭州市閑林職業(yè)高級中學22電子大專班。高一加入校田徑隊后,他在訓練中展現(xiàn)出超常的耐力與韌性,被體育老師發(fā)掘出運動天賦。張萬陽在平常訓練中十分刻苦,他會在暴雨天獨自訓練,在完成12組400米沖刺后會要求“再來兩組”,甚至在高強度訓練嘔吐后仍會堅持加練。最終,他把在職教階段培養(yǎng)的嚴謹思維轉(zhuǎn)化為科學的訓練方法,被湖南師范大學錄取。
賽道傳奇:400米跑道上的“破風者”
2024年余杭區(qū)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張萬陽以50.08秒沖過終點線時,塵封10余年的男子400米紀錄就此改寫。這位被教練稱為“田徑場上的永動機”的少年,在省級賽事中接連獲得400米、200米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其訓練日志里密密麻麻記錄著400余次起跑反應測試、200余組間歇訓練數(shù)據(jù)。張萬陽的主管教練俞冬君由衷感嘆:“張萬陽的成功絕非偶然,不是幸運的降臨,而是他持之以恒、鍥而不舍訓練的結(jié)果。”
體系賦能:動商教育孕育“冠軍基因”
張萬陽的成功是學校“人人皆可成才”理念的生動體現(xiàn)。在學校“教學-科研-實踐”三維育人體系中,張萬陽的成長軌跡堪稱教科書級范本。學校自2019年引入動商教育理論以來,構(gòu)建起全國首個中職生動商研究院,建立“一生一策”培養(yǎng)方案——文化課教師與體育教師組成“體育+”創(chuàng)新團隊,為體育特長生量身定制體能訓練的黃金時間表。
職教蝶變:從“獨苗”到“常青樹”的跨越
張萬陽的成功絕非孤例。近年來,學校跆拳道特長生考入武漢體院、擊劍特長生叩開南京體院大門,形成“年年有突破、屆屆攀高峰”的良性循環(huán)。高二田徑隊員們摩拳擦掌:“學長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中職賽道同樣能通往星辰大海!”
班主任說:張萬陽同學在體育和學業(yè)上的拼搏精神令人動容。無論寒暑,都能看到他在操場上認真訓練。在校運會、區(qū)運會上更是憑借頑強毅力多次逆轉(zhuǎn)戰(zhàn)局,打破記錄,為班級和學校爭得榮譽。在學習上,基礎(chǔ)薄弱的他會主動找老師同學補課,利用空余時間背單詞、做習題。面對困難,從不抱怨,總是積極尋找解決辦法。這份堅韌不拔與自律自強,定會讓他在大學里綻放光彩 ,期待他未來創(chuàng)造更多輝煌 。
主教練說:他是照亮校隊的星光,未來更要成為體育事業(yè)的炬火——用仁愛之心傳遞能量,以精勤之志突破極限;在賽場內(nèi)外,讓“閑職體育人”的稱號成為永恒的驕傲。希望張萬陽同學能夠星辰不熄,征途不止,我們在更高處相見!
同學們說:他在跑道上風馳電掣,一次次在校運會摘金奪銀,為班級爭光;在教室里埋頭苦學,工整記著筆記是大家熟悉的畫面。作為體育委員,他一定會帶著同學們完成跑操和整隊任務。這份對集體的責任感,對學習和運動的堅持,讓他成為班級里的榜樣,也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
張萬陽說:站在人生的新起點,我懷著無比感恩的心情向我的班主任、教練和母校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每次訓練完累到學不動,班主任都會陪著我補課。教練日復一日的專業(yè)指導與耐心陪伴,讓我在訓練場上突破極限,用汗水澆灌出今天的成績。同時,感謝母校為我搭建起成長的舞臺,讓我在專業(yè)技能與人格素養(yǎng)上獲得全面提升。未來,我將帶著“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湖湘精神,牢記教練的教誨與母校的期許,在湖南師范大學繼續(xù)以拼搏書寫青春,用成績回報這份恩情!
當晨曦再次照亮訓練場,新一代追夢者已踏上征程。張萬陽們的故事,詮釋了“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時代真諦。每個中職生都握著打開未來之門的金鑰匙,他們努力的故事,終將匯成新時代職業(yè)教育改革的壯美詩篇。(杭州市閑林職業(yè)高級中學)